《佰翎科技航拍小課堂》第八期正式開講!
今天分享一下無人機航拍應用知識——曝光補償與包圍補償,希望對飛友朋友們有所幫助。
曝光補償
無人機攝影攝像參數的設置模式通常有兩種,即自動(Auto)模式和手動(M)模式。在使用自動模式(AUTO檔)拍攝時,相機會對被攝影的光度進行測光,按照相機自身的判斷,自動演算出相機認為合適的光圈、速度和ISO組合。有些場景下相機自動設置的曝光參數并不一定符合我們的需求,這就需要我們可以通過調整EV(曝光補償)值進行修正,將畫面還原為肉眼實際看到的亮度。此時需要了解的是,相機自動曾廣并不像我們用肉眼觀察物體——黑即是黑,白即是白。相機的測光系統是把所需要拍攝的畫面,依據平均測光、點測光等測光方式,通過機內運算還原成18%的灰,也叫中灰、中性灰。
正因此,我們采用相機的自動測光系統去拍攝一個純白的畫面,拍出來的并不是白色,而是18%的灰;同理面對一個純黑的畫面,相機自動測光得出的曝光值也不是純黑,同樣是18%的灰。這也是為什么我們通常使用相機自動曝光模式往往要配合曝光補償一起使用。
曝光補償是在自動模式拍攝時進行曝光控制的方式,常見設置在±0-3EV。如果照片偏暗,可以設置正向曝光補償值(如調整為+1EV、+2EV);如果照片偏亮,可以設置負向曝光補償值。
進行曝光補償時,如果照片過暗,要增加EV值。EV值每增加1.0,相當于攝入的光線量增加一倍;如果照片過亮,要減小EV值。EV值每減小1.0,相當于攝入的光線量減小一倍。正確曝光的照片在畫面最黑的陰影和明亮的高光處都有著豐富的細節。
簡單地說,設置曝光補償,只要掌握“白加黑減”的原則就可以了。拍攝白色為主的場景,如物體亮部的區域較多、強光下的水面、雪景等,這時候相機的自動測光系統會把本來明亮的場景還原成18%灰,從而減少曝光量,導致畫面欠曝變暗。此時為了讓照片變亮,可以進行正向曝光補償;拍攝黑色為主的場景,如暗部區域較多的密林、陰影中物體和黑色物體等,這時候相機自動測光系統會將“昏暗”的畫面同樣還原成18%的灰,從而增加曝光量,導致畫面過曝變亮,此時為了還原被攝體本身的暗調,需要進行負向曝光補償。
另外,攝影師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拍攝意圖和喜好,運用曝光補償功能自由地調整畫面亮度,在逆光等光線反差大的場景下進行攝影創作。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調節了EV值,完成相關拍攝后要記得及時歸零,否則會造成其他拍攝場景的曝光不準確。
在使用手動模式(M檔)拍攝時,曝光補償是不可調的。大疆創新產品的DJI GO App在手動模式下也會自動顯示EV值,這時是“曝光指示”的意思,顯示當前手動設置的拍攝參數與自動測光參數的數值。+EV表示畫面偏亮的程度,-EV表示畫面偏暗的程度。在環境光線不復雜的環境下,建議盡量保持±0.3EV以內調整的水平。
包圍曝光
包圍曝光是指一次拍攝后,相機以中間曝光值、減少曝光值和增加曝光值的方式,形成三張或者五張不同曝光量的照片。
包圍曝光適用于拍攝復雜光源,相機不易正確測光的場合,比如大型慶典活動等現場有復雜的舞美燈光設計的場景。以大疆創新產品為例,在DJI GO App航拍菜單設置中,選擇AEB包圍曝光,拍攝三張等差曝光亮度的照片,分別是:曝光不足一級、正常曝光、曝光過度一級,三張照片分別完整保存了拍攝物體亮部、中間部分以及暗部的畫面細節,從中挑選合適的照片,再輔以后期制作,就得到了一張無論是其暗部還是其亮部都充滿細節的畫面。以下圖為例,由于沙灘環境光線復雜,光比大,下圖是無法用一張照片拍出來的。如果保留天空,減少曝光值,則沙灘上的人會在暗處看不到;保留沙漠上的人,則天空過曝,看不到美麗的夕陽。下圖使用包圍曝光再通過后期處理將三張以上照片合成,實現了在大光比環境下對畫面細節的保留。正因為需要后期合成,航拍攝影師在使用飛行器進行包圍曝光拍攝的過程中,不能移動飛行器位置和搖動云臺,避免連拍的影像無法完全吻合。
這期課程你學會了嗎?
趕快拿起無人機試試吧~